“法官,这笔钱追回来了,我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了,谢谢你们!”近日,申请人马某拿到被拖欠已久的工资款后,激动地向执行法官李子昊表达了感谢,并送来了感谢信和锦旗。
△申请人马某送来的感谢信
时间回溯到两年前。木工师傅马某凭借娴熟的手艺,承接了梁某、陈某的木工制作。工作如期完成后,梁某、陈某却以“质量不满意”为由,拒绝支付马某及其带领的工人工资。多次协商无果,马某遂诉至法院,最终出具民事调解书确认:梁某、陈某尚欠马某工资款4.5万元;自2024年6月起,梁某、陈某每月20日前至少向马某支付1000元,直到清偿完毕。
调解书生效后,梁某、陈某却拒不偿还。万般无奈下,马某于2024年底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,案件流转到李子昊手上。
“李法官,您给评评理!这都多久了,别说1000块,连一毛钱都没给过我啊!去年我病重急需用钱去找他们,他们依然无动于衷……”生活的重担和对方的冷漠,让马某倍感无助。
案件进入执行程序,法院迅速向梁某、陈某送达了执行通知书、报告财产令等法律文书,责令其限期内履行债务并如实申报个人财产。梁某、陈某却与法院玩起了“躲猫猫”,拒接电话、不回信息、无视传唤、拒不到庭,消极对抗态度明显。
面对被执行人的“隐身”战术,法院并未松懈。李法官立即启动网络执行查控系统,发现梁某名下某银行账户有少量存款,便依法迅速采取冻结、扣划措施,成功将该账户内的1089元支付给马某。这让马某看到了法院的决心。
针对剩余的债务,法院继续深挖线索。2025年初,法院依法查封了陈某名下两辆汽车及梁某名下一辆汽车。除此之外,暂未发现两被执行人名下有其他可供执行的足额财产。
考虑到马某身体情况和案件进展,法院决定双管齐下,一方面持续监控两被执行人的财产变动情况;另一方面,针对其逃避执行的行为,密切部署调查两被执行人的行踪。
法网恢恢,疏而不漏。2025年8月8日,李法官结合马某提供的有效线索与持续数月的摸排调查情况,掌握了被执行人的行踪,将其传唤到法院询问,进一步释明拒不履行法律义务及拒绝报告财产、恶意躲避执行的法律后果。
被执行人却打起了苦情牌。梁某表示今年行情差,一个工程都没接到,没钱还,而且还欠了别人的债;陈某则说身体出了毛病,看病吃药都要钱,实在没办法还钱了。
当被问及具体还款方案时,仍试图以“慢慢分期”搪塞。旁听的马某愤然表示,“当初工友的工资是我借钱垫付的!你们一拖几年,我的家庭为这事吵了多少回!我不同意再分期,今天必须有个说法!”
鉴于两位被执行人逾期未履行生效调解书确定的付款义务,未按报告财产令要求申报财产情况,存在恶意逃避执行行为,在法院询问中仍无切实可行的履行方案,法院决定依法对两被执行人采取司法拘留十五日的强制措施。
“拘留期满,债务不会消失,法院会持续监督履行情况,如果查明有能力履行而拒不履行,情节恶劣,等待的将是更严厉的刑事追究!”
在送拘体检途中,李法官仍语重心长地劝导两位被执行人,“好好想想吧,法律红线碰不得,做人诚信丢不得,联系家人想办法,早点履行就能早点出来,也能避免后续更大的法律风险。”
被拘留后仅三日,尝到失去自由滋味的梁某就通过看守所联系到执行干警,深刻认错,并让家人筹措资金,代为履行部分案款,同时签署保证书承诺尽快付清余款,不再逃避。
执行干警将梁某的履行情况及其认错态度告知看守所内的陈某,再次对其进行释法教育。法律的威严和现实的处境让陈某深受触动,放下了侥幸心理,当即让执行干警联系其家人全力筹款。次日,其家人便将钱凑齐,一次性付清全部款项。
2025年8月13日,马某收到拖欠已久的工资,欣喜不已,立即向法院申请解除对梁某、陈某的司法拘留措施。法院经审查认为两人已履行完毕,且有悔改表现,依法提前解除了拘留措施。至此,案件得以圆满执结。
追索劳动报酬等涉民生案件直接关乎劳动者的生存尊严与家庭安宁,是法院执行工作的重中之重,今年以来端州法院执结涉工资报酬民生案件169件435.4万元。下一步,端州法院将继续保持执行高压态势,聚焦人民群众在执行领域的“急难愁盼”,强化执行力度,创新执行方式,严厉打击规避、抗拒、妨碍执行等行为,切实将胜诉当事人的“纸上权益”兑现为“真金白银”,以强有力的执行实效捍卫司法权威和法律尊严,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。